每年5月30日是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,旨在鼓励科技工作者们牢记使命责任,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志愿作用,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,创新报国,引领发展。
大地之上,何为星火?有一些伟大的名字,如天上星辰,指引着时代的方向。而时代不止有星辰,这片大地上,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。他们或扎根于基层,或投身于开辟新路。他们在各个领域发出微光,亦点亮了我们的时代,不断创造着时代的希望。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团队——海扶科研团队,秉承着“治疗,让病人受伤害更小”的信念,坚持走原始创新之路,深耕聚焦超声领域三十余年,在全球率先突破了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,做到了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。
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,能否将超声波从体外聚焦到体内精准地杀死肿瘤组织,而不伤害周围组织和机体的正常功能,这一微无创治疗的创想始于20世纪40、50年代。但由于超声波聚焦涉及十几个变量,充满了太多复杂性,很长一段时间并未有突破性进展。
1988年,海扶科研团队在探讨超声对胎儿的安全性研究中偶然发现,一定剂量的超声对胎儿有影响。“能否将这一负面效应运用于疾病治疗,比如肿瘤?”创新的思想“火花”在经历了长达8年数万次的实验之后结出硕果。
1996年,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聚焦超声“生物学焦域”的概念,奠定了超声治疗学的理论基础;进而又创立了超声治疗剂量学理论,解决了超声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一系列难题。1997年,“海扶刀001号”在中国重庆诞生并应用于临床,实现世界首例恶性肿瘤的聚焦超声消融治疗,2004年该设备结束临床疾病治疗,转至原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(现生物医学工程学院)继续用于基础实验研究并于2016年6月正式退役,于2020年12月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此外,海扶科研团队专研的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应用前景广阔,已经获批和正在开展研究的临床应用独立适应症共有152种,包括子宫肌瘤、前列腺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胰腺癌、软组织癌、骨关节、骨转移瘤、帕金森、黑色素瘤等。聚焦超声治疗已经列入《子宫腺肌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》《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》等,同时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专家完成《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专家共识》(2020版)。
对于女性而言,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,甚至被称为妇科第一瘤。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,为了治疗良性疾病而选择切除子宫的案例并不少见,切除子宫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。保子宫治疗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案,可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腔镜手术剔除肌瘤,两者都是有创治疗,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康复,会给病人带来痛苦,带来备孕的困扰。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,不开刀,不流血,就可以体外消除体内的肌瘤,且不会破坏子宫的正常解剖结构,术后短时间内即可开始备孕。
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育龄女性通过聚焦超声进行无创治疗,顺利怀孕分娩的宝宝,我们称之为“海扶宝宝”。截止2021年底,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已经在全球突破了21万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治疗量,为数以万计的女性保留了子宫,上千例女性成功分娩了海扶宝宝,如愿以偿实现了当母亲的愿望。
最后,道一声感谢!感谢聚焦超声消融技术,感谢所有微无创领域为之奋斗的工作者们!